粵藝通訊四十六期 之三

笳聲催魂斷  琵琶帶恨回

漢皇情太重  昭君怨未消

 

《笳聲吹斷漢皇情》,《潯陽江上月》,《李仙傳》,《碧玉簪》...,細看之下,原來「慶鳳鳴劇團」安排七日八場演出的劇目,大部份都是初演或剛推出不久的。他們願意投下資本去將新的演出帶給觀眾固然可喜,尤為可嘉的,是在這些新劇目的首演與重演間看到老倌們在演出後能廣納善言,認真地檢討的修訂的敬業精神。粵劇演員要有這樣的精神,這門藝術才能得以發揚,觀眾繼續捧場的意欲才能維持。此期排出三晚演出的新劇《笳聲吹斷漢皇情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《笳聲吹斷漢皇情》講述的是耳熟能詳的昭君和番故事,是林家聲開山的劇本。初演之夜,除了華麗悅目的全新戲服外,在劇情,佈景道具,音樂,演繹各方面都不算有驚喜。這說法或許是有點苛刻,但正如影評人石琪於其專欄內曾言,慶班的台柱今天正處於成熟期、顛峰期,近期給他們精彩的唱做寵壞了的觀眾難免將要求提高,略嫌一般的演出不易令人滿足。事實上,《笳》劇的情節相當單調,太熟識的故事不容易製造高潮,要引起共鳴就要大費心思。但是,配襯這簡單故事的,卻是似曾相識的佈景、類同的舞蹈編排。結果,對整個演出的期望,就只好集中在兩位台柱:林錦堂和梅雪詩身上。

單論唱情,觀眾是沒有話說的了。梅雪詩聲好,人所共知。林錦堂近期音域日見廣闊,唱腔細膩動人。這次在演繹其師的戲時,唱做皆刻意以薛派為藍本,讓聽慣他的腔調的觀眾可以有不同的觀感。傳統的唱法配著簡單工整、變化不多的詞曲結構亦可視為他挑戰自己唱功的好機會。至於演方面,在首演當晚各人的狀態與演繹皆不算好。林、梅二伶在表達生離死別的淒苦確有他們的一套。但是,王昭君與孫美人一席話之後的無奈與茫然、被毛延壽陷害及譏諷後的怨憤與不甘等情感變化,梅雪詩卻未有表達出來。而林錦堂也將漢元帝的性格演繹得略嫌薄弱。雖則凶奴勢大,但身為上國之君亦當有其風範。而且,既於呼韓邪面前不懼威嚇、不肯就範,有為保美人不惜戰至一兵一卒的勇氣,在《惜別》時便不應太早便淚盈於睫,過度哀傷。加入多一點變化,在擔憂中仍存盼望,在明知無可為仍存信心,直至希望幻滅、大勢已去才讓抑壓著的感情爆發出來,如此當可更易牽動觀眾的情緒。否則,幾近一小時的抱頭痛哭、離愁別苦就會顯得冗長和沈悶了。

差不多一星期之後再看《笳》劇,感受有點複雜。不知何故,台前幕後的表現竟比首晚亂,甚至伴奏音樂也出現多次不協調的現象。在這情況下,演員的表現也不能有突破。但是,略有失準卻不代表演出者不認真,對比於首演之夜,這一晚的演出,在節奏、演繹、唱腔、動作編排等多方面都有改變。未能達至理想的效果實屬無奈,但他們對演出力求完美的誠意仍是明顯的。

及至因颱風襲港延期的第三晚演出,在各方面配合之下,帶來了一次水準甚高的演出,沒有辜負了全院滿座的觀眾。梅雪詩的王昭君不再滿面病容,而是多了神釆、添了艷麗。她和林錦堂默契也明顯比前兩晚好,演得流暢。反而在單獨演出的場口則略見遜色,仍待改善。林錦堂的演出就更見心思。特別在惜別和哭祭兩場,除了唱得出色,也演得很有層次,感情能按步就班隨劇情轉變,將生命灌注入角色之中,令人感動。

看罷三晚的演出,覺得《笳》劇的編排應該再加潤飾,讓人物性格可以更豐富,在糾纏於兒女私情之餘也關注家國興亡。好像昭君魂與元帝夢會一折,與其還在難捨難離,拉拉扯扯,不若由昭君著意勉勵君王勵精圖治,振興國勢,不致讓其白白犧牲。如此一來,昭君的愛國之心與顧全大局之意亦得以首尾呼應;元帝的性格也能塑造得比較可愛,無負昭君至死不渝的痴心,也可有別於一般哭祭夢會的規範。同時,佈景與燈光的安排也可以有多點新意和變化的。以夢會為例,雖說昭君是投河而死的,魂歸之時也不一定以水底為背景的。若說水底風光可以帶出淒美的意境,那《柳毅》的洞庭湖,《洛神》的洛水和此劇的黑水河(或黃河?)的風光也應各自不同。同樣地,魂歸夢會,眾仙共舞的場面,也可以有不同的美態吧!此外,逆水流屍一段三晚都有改動,但從幻燈到實物的效果仍覺強差人意,還須再作琢磨,以求盡善盡美。

戲曲元素講求劇情、音樂、舞蹈及視覺效果等各方面的配合。要有週詳的計劃、認真的綵排才能做到一齣好戲;要不斷改進,精益求精,一齣好戲才會更受歡迎。深盼《慶鳳鳴劇團》各成員繼續發揮其一貫的敬業精神,在劇情、佈景、燈光各方面再下功夫,在再演此劇時,讓觀眾得到更大的滿足。

[上頁] [下頁] [返回目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