粵藝通訊五十一期 之一

從籌款賑災到《九天玄女》看慶鳳鳴上下一心

論唱做俱佳  有文場武戲  廣開戲路觀眾支持

慶鳳鳴觀後感之一

見疾苦而思援手是人類高尚的情操,「慶鳳鳴劇團」為賑濟中國水災災民,出錢出力舉行義演,贏得滿堂觀眾的共鳴,籌得善款五十多萬,高度發揮人性美善的一面,也讓觀眾有機會欣賞難得一見的劇目和精彩的演出。

雖云義演,觀眾能一如既往地見到從戲服佈景以至音樂配搭皆一絲不苟的演出。觀眾看過四場折子戲:《俏潘安之店遇》、《俏潘安之洞房》、《寶蓮燈之二堂放子》及《梁祝恨之樓台會》,都難禁發自心底的喝采聲,可見演出的震撼力。

林錦堂以堂堂男子去演繹女扮男裝的俏潘安楚雲絕對是一項挑戰。在絕大部份觀眾都沒有看過男花旦演出的九十年代,確實難想像楚雲的亮相會帶來怎樣的效果。令人驚喜的是他能準確拿捏角色的特性,從造型、聲線控制、表情做手演繹各方面循序漸進,剛強中不失柔情,適度表現女兒嬌態之餘又不覺兀突,與觀眾一起融入角色之中。看梅雪詩的錢瓊珠情心錯繫、楚雲對未婚夫情愫暗生的情況皆不期然有會心的微笑。在洞房中林錦堂為求脫身而對梅雪詩的故作深情、欲迎實拒表現了他的看家本領;梅雪詩的溫柔嬌嗲也發揮了功效,令滿場笑聲不絕。入場前口咬翎子,揚袍、踢腿、轉身幾個身段使得瀟灑俐落,表演功力之餘更使人有意猶未盡的回味之情。

尤聲普,任冰兒,林寶珠及譚綺雯擔演的《二堂放子》,少了欣賞偶像的因素卻不減其可觀性。尤聲普、任冰兒功力深厚,演出細膩;林寶珠、譚綺雯也能珍惜機會,認真投入,不負眾望,令人欣賞。

《樓台會》是另一個令人讚嘆的演出。開場後看到梁山伯滿懷喜悅,定情的玉扇墜在手上轉動,步伐輕快地唱著一段快二流來到祝家莊,對比著祝英台暗場中悲傷憤慨的曲調,觀眾的心弦也被拉緊了。從盼望、等待到故友重逢,林錦堂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梁山伯的歡愉逐步提升到至高,就像箭之在弦,待祝英台訴出斷腸消息時一觸即發,轉瞬間將極喜到極傷心失落的突變演出了爆炸力,震動了每顆人心。在靜態的演出中,林錦堂以蒼涼、哽咽的唱腔演盡了梁山伯的傷心欲絕、悔恨和絕望。初演祝英台的梅雪詩畢竟少演這類型的角色,要將她的演出與別人相比就不算公平了。要欣賞的是她處理此角色時已頗見努力,亦發揮了她的水準。若有機會重演此角,相信她定能更有層次地交代到祝英台悲苦怨憤之餘的堅貞與剛毅!

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前奏。精彩動人的義演並未將接續而來的七天八場的演出比了下去。重編的《血蝶情花》雖然像所有新戲一般仍待琢磨,林、梅所擅長的情深演繹和動人唱情仍然令人喜愛。最精彩的卻在尾場,梅雪詩嬌嗔活潑的少女情懷在舞台上實有她獨到之處,林錦堂英姿勃發的扮相、略見輕挑的情態和敏捷的身手更將多年不見的形象重現台上,令懷舊的觀眾興奮莫名。

《李後主》可算是「慶鳳鳴劇團」的招牌戲寶,每次演出都能保持一貫水準。是次在《自焚》結尾句「捨河山...」以盪氣迴腸、充滿情感的拉腔製造了這晚演出的高潮。藉簡單的個腔音加倍強調了李後主對故國依依難捨的悲痛,也可見林錦堂運腔用調又再進一步。

看久違了的《白兔會》,對任冰兒的喜愛又加增了。她從容自然地投入角色中,將刁潑狠毒的李大嫂演得不慍不火,能與同台演員互相引動,充分交流。最值一提的當數《迫寫休書》一場,但見她站在林錦堂的身旁,一個在說,一個在聽,說的像閒話家常卻語語錐心,聽的不發一言卻隨著她的說話而切齒槌胸,將情緒的轉變逐步展現。二者演來不相伯仲,互相催迫,同樣精彩。也因著有這樣的鋪排,當林錦堂執起筆來血淚成書之際就更能表達他澎湃激憤的感情了。

若論這一台戲的另一個高潮,就非數《十奏嚴嵩》不可了。一直懷念在《大鬧都察院》林錦堂與尤聲普和任冰兒的對手戲,是次演出也一點沒叫人失望。林錦堂遇強愈強,面對恃勢迫人的嚴嵩和氣燄高張的嚴貴妃,仍能將海瑞的堅強正直表現無遺。緊食每一既鑼鼓而來的每一句口白和動作都剛勁有力,氣勢十足,就像高手過招,令人透不過氣。在《寫書》一場,各人都有恰如其份的表現,將夫婦、父子難以捨割的深情和憂國傷時、從容就義的氣慨演得真摯。尾場《金殿奏嵩》仍是演得乾淨俐落,恰到好處。在緊湊的鑼鼓襯托下,海瑞將本章逐本讀來,本章駁回一次,語氣添一點堅定,觀眾也多一分緊張,就這樣在高潮中完成了整晚的演出。

[上頁]〔下頁〕[返回